“證還沒批,挖機不敢動?!薄@是多數(shù)市政項目經(jīng)理最怕聽到的聲音。PE拖拉管頂管屬于“非開挖”,雖然路面不開膛破肚,但審批一樣不能少。把流程拆成四步,資料備成一張表,今天一次講透,讓工地少等三天。
一、先判項目類型,再定審批路徑
1. 紅線內(nèi)外:在道路紅線內(nèi)施工,歸交通局;紅線外但涉及綠地,找園林;穿越河道,水利部門要蓋章。
2. 管徑與埋深:DN≤315 mm 且覆土≥1.2 m,可走“告知承諾制”,當場備案;超過則要組織專家論證。
3. 是否涉軌交、軍用光纜:若有,提前 30 天發(fā)函,別等開工才排隊。
二、四步流程,按節(jié)點卡時間
① 申請受理(0.5 天)
帶齊“一表兩圖”(《市政開挖(非開挖)申請表》+ 管線平面圖 + 剖面圖),到行政服務窗口一次性提交,資料無缺項,窗口當場給出受理號。
② 聯(lián)合踏勘(3 個工作日)
城管、交警、管線產(chǎn)權單位同步現(xiàn)場踩點,主要確認:
- 工作坑位置是否占壓井蓋、消防栓 1.5 m 內(nèi);
- 拖拉管出入土點距橋梁墩臺≥5 m;
- 夜間施工降噪能否低于 55 dB。
踏勘結束各單位在《聯(lián)合踏勘表》簽字,有異議現(xiàn)場改方案,避免回去再返工。
③ 技術審查(5 個工作日)
重點審計算書:回拖力≤管材抗拉強度÷1.5;曲率半徑≥管外徑×75 倍;泥漿配比膨潤土≥8 %。
專家意見當場出具,修改回復不超過 2 天,逾期重新排隊。
④ 發(fā)證與公示(1 個工作日)
窗口收到復審意見,系統(tǒng)自動生成《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許可證》,同步推送交警、城管公眾號公示 3 天,公示結束即可動工。
三、資料清單,一張A4打鉤就行
1. 項目立項文件(復印件加蓋公章)
2. 建設工程規(guī)劃許可證(副證即可)
3. 施工圖(含平面、剖面、結構大樣,PDF+CAD 雙版本)
4. pe管檢測報告(靜液壓強度、斷裂伸長率,近一年內(nèi))
5. 施工組織方案(含應急預案、泥漿處置、夜間降噪)
6. 地下管線交底單(水電氣信各單位簽字)
7. 交通組織方案(占用車道須附交警意見)
8. 安全生產(chǎn)承諾書(法人簽字)
9. 環(huán)保揚塵視頻接入證明(攝像頭編號截圖)
10. 工傷保險憑證(覆蓋全部進場人員)
把 1-10 按順序疊好,左上角訂書機一針,窗口老師收資料心情都會好一點。
四、常見坑點,提前繞開
- 圖紙比例不對:平面 1:500、剖面 1:100 是硬杠桿,別拿 1:1000 充數(shù)。
- 管材等級寫錯:拖拉管必須 PE100 SDR11,寫 SDR17 會被直接退件。
- 保險日期:工傷保險有效期要覆蓋施工周期,提前續(xù)保,別卡最后一天。
- 夜間施工證明:如果工期緊,務必在申請時同步勾選“夜間施工”,后補要再公示 3 天,直接損失 72 小時。
五、辦完證別忘了“回頭看”
拿到證 48 小時內(nèi),把出入土點坐標、深度、時間、泥漿量上傳監(jiān)管平臺;竣工后 7 日內(nèi)提交《非開挖竣工測量報告》,否則下次再報審會被標記“重點核查”,多跑兩次窗口就不劃算了。
PE拖拉管頂管審批看似繁瑣,其實就是“把方案做在前、把資料做在全”。按上面四步流程、一張清單執(zhí)行,平均 7.5 個工作日可拿證,比傳統(tǒng)開挖快一半。證到手,機器再響,路面不花、工期不拖、甲方不罵——這就是非開挖的正確打開方式。

